行业新闻

【组团式帮扶】我院心血管内科完成首例心包穿刺置管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在这疫情肆虐后的暖春,迎来了我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发展新的篇章,2020年3月24日,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医疗队蔡叶锐主治医师指导我院心血管内科,快速诊断一名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危重病人,并实施了我院首例心包穿刺引流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生命。

image.png

患者张某某,女,69岁,本次因“呼吸困难,双下肢重度水肿”等症状到我院就诊。入住心内科诊治,该患者已出现血压低、意识模糊、心音遥远等表现,病情危重。蔡叶锐医生查看患者后立即为患者完善了心脏超声检查,检测结果提示:患者两侧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需要行心包穿刺术抽取胸腔内积液。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病因复杂,重者以心包填塞为表现,随时有猝死风险,可危及生命。根据该患者目前的病情及B超结果符合上述表征,但心包穿刺术存在一定手术风险,我院此前没有成功实施此类手术的先例,患者家属一度存有放弃治疗的想法。为了抢救患者的生命,蔡叶锐医师、李沧萍主任、鲁兆艳主任共同不懈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以说服其家属相信医院、同意手术治疗。经过几轮沟通,家属终于选择相信医院、相信医生,在患者的手术单上签字。

手术立即开始,在心内科李沧萍主任、鲁兆艳主任及徐道成医师的协同下,蔡叶锐医生快速的完成消毒、铺巾等术前准备,熟练的以穿刺针沿剑突下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缓慢进针,穿刺针顺利穿透心包,共计为张女士抽出心包内积液100ml,并安置心包引流管。进行心包穿刺术操作的同时,蔡叶锐医师还向在床边观摩的心内科及呼吸科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心包穿刺术的解说和示范,并阐述了该种手术的技术核心和精华。术后,患者自觉胸闷气促的情况明显改善,血压也从90/55mmHg上升至110/65mmHg,患者的病情转危为安。

image.png

术后,鲁兆艳主任与蔡叶锐医生又组织心内科及呼吸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心包积液”及“心包穿刺技术”等内容的综合培训,让所有医护人员对心包积液,心包填塞、心包穿刺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和学习。

image.png

以往患心包积液的患者均需要转普洱市或昆明市才能得到治疗。但对于家庭经济不佳,身体情况不允许长途迁移的患者来说,长途转院存在很多顾虑和极大的风险。心包穿刺术的开展,填补了我院心包积液穿刺诊疗技术的空白,增强了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积极抢救患者转危为安,是每位医护人员的使命。本例手术是对精准扶贫及组团式帮扶的一次落地,让澜沧老百姓看到了就近治疗的希望。也为帮助我院培养本地人才,打造一支永远带不走的队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文:院心内科

编辑:院宣传组

编审:院宣传组



分享到:

专家团队
科室介绍
就医指南
挂缴查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医院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朗路73号

服务号

订阅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滇ICP备1900843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82802000011号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技术支持:川海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