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促进偏瘫上肢及手功能康复的几种方法
脑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改善生活活动能力是最主要的康复目标。康复过程中尤以上肢及手功能康复最为困难,家庭康复中患者可以利用合适的工具进行作业疗法治疗。
作业疗法是指导患者参与选择性、功能性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治疗方法。目的是减轻残疾,保持健康,增强患者参与社会、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
大多数日常生活活动中都包含了复杂的上肢功能。脑卒中患者常表现为上肢伸屈活动障碍,手指抓握困难。
上肢的作业治疗主要是诱发肌肉的主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提高手对抓放物体的控制能力。
1、滚筒训练
目的:诱发患侧肩关节分离运动,抑制共同运动。
操作:训练者与患者面对面坐位,患者双手握拳,推滚筒或者麦管球,朝不同方向推。
2、推球训练
目的:增加患侧坐位躯干平衡能力,促进患侧上肢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
操作:患者取坐位,在桌上放置一个空的塑料瓶或其他物品,用患手背推动小球,打倒前方的瓶子。
3、手抓握放松训练
目的:训练手的抓握和放松。
操作:患者坐位,手指置于桌面上,垂直位或水平位拿取套杯。
4、手指对指拿捏等训练
目的:训练手指的対指拿捏功能。
操作:患者坐位,完成插木棍、捡玻璃球、翻纸牌、扭纽扣等精细操作训练。
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结合作业疗法
目的:增加患者患肢肌力,诱发肘关节、腕关节和手指主动运动。
操作:
(1)患者坐位,努力伸直前臂,使其手掌触及并推动球肌电生物可以刺激肱三头肌肌腹。
(2)患侧坐位,用腕关节背伸的力量推开小瓶子或者玩具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腕背伸肌群。
6、日常生活自理方而的作业疗法
根据患者患侧肢体的情况,进行单独患侧上肢或者患侧上肢协助健侧上肢的作业活动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努力去完成尽可能多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患者自主进食、穿衣服、进行个人清洁(刷牙、脸部修饰等)、清洗衣服、上厕所中穿脱裤子和洗澡等。
作业治疗是脑卒中患者上肢协调功能和手部精细活动康复的重要手段,患者和家属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掘家庭中任何可以进行作业治疗活动的环境和工具,才能达到一定的训练和活动量,促进功能的恢复
来源: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主办: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刀明星、陈世奎、李凡
责编:刘美琼
监制:杨 涛
下一页:内有血栓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滇公网安备 53082802000011号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